最近更新日期:2022.08.22;若有增修建議,歡迎聯絡我們

主要教材瑜伽師地論.卷第38網頁筆記

諸菩薩求正法時,當何所求

  • 以要言之,當求五明處:內明處、因明處、聲明處、醫方明處、工業明處。
  • 五明處各幾相轉
    • 內明處略二相轉:顯示正因果相,顯示已作不失、未作不得相。
    • 因明處亦二相轉:顯示摧伏他論勝利相,顯示免脫他論勝利相。
    • 聲明處亦二相轉:顯示安立界相、能成立相,顯示語工勝利相。
    • 醫方明處四種相轉:顯示病體善巧相,顯示病因善巧相,顯示斷已生病善巧相,顯示已斷之病當不更生善巧相。
    • 工業明處顯示各別工巧業處所作成辦種種異相。
  • 云何顯示正因果相
    • 謂有十種因,當知建立無顛倒因,攝一切因。或為雜染、或為清淨、或為世間彼彼稼穡等無記法轉。
    • 十因
      • 隨說因謂一切法,名為先故想,想為先故說;
      • 觀待因觀待此故,此為因故,於彼彼事若求、若取;
      • 牽引因一切種子,望後自果;
      • 攝受因除種子外,所餘諸緣;
      • 生起因即諸種子,望初自果;
      • 引發因即初種子所生起果,望後種子所牽引果;
      • 定別因種種異類,各別因緣;
      • 同事因若觀待因、若牽引因、若攝受因、若生起因、若引發因、若定別因,如是諸因總攝為一;
      • 相違因於所生法能障礙因;
      • 不相違因此障礙因若闕、若離。
    • 此一切因二因所攝
      • 能生因牽引因、生起因;
      • 方便因所餘諸因。
    • 復有四緣
      • 因緣能生因;
      • 等無間緣攝受因;
      • 所緣緣攝受因;
      • 增上緣方便因。
    • 如是十因,云何能令一切世間種種事轉
      • 隨說因謂於世間種種稼穡墮諸穀數世資生物,所有種種名、想、言說,謂大麥、小麥、稻穀、胡麻、大小豆等;
      • 觀待因觀待饑渴羸劣身住,觀待段食所有愛味,於彼追求、執取、受用;
      • 牽引因由彼各別自種子故,種種稼穡差別而生;
      • 攝受因地、雨等緣,能生於芽;
      • 生起因即彼種子望所生芽;
      • 引發因芽、莖、葉等展轉相續,望彼稼穡若成、若熟;
      • 定別因從大麥種生大麥芽、大麥苗稼,不生餘類;
      • 同事因即彼一切從觀待因至定別因,同為稼穡而得成熟;
      • 相違因霜、雹、災等諸障礙法;
      • 不相違因彼闕無障。
    • 如是十因,云何能令雜染事轉
      • 隨說因又於一切雜染緣起所有種種名、想、言說,謂無明、行、識、名色,廣說乃至老死、愁悲憂苦擾惱;
      • 觀待因觀待境界所有愛味,於諸有支相續流轉;
      • 牽引因於現法中,無明等法所有已生已長種子,今此種子,望於餘生生老死等;
      • 攝受因近不善士、聞不正法、非理作意,及先串習所引勢力生無明等;
      • 生起因無明等法各別種子;
      • 引發因從無明支乃至有支,展轉引發後後相續,望於餘生生老死等;
      • 定別因餘無明支及自種子,乃至有支,能生那落迦;餘無明支及自種子,乃至有支,能生傍生、餓鬼、人、天,當知亦爾;
      • 同事因即彼一切從觀待因至定別因;
      • 相違因謂出世間種性具足,值佛出世演說正法,親近善士,聽聞正法,如理作意,法隨法行,及與一切菩提分法;
      • 不相違因即如所說種種善法若闕、若離。
    • 如是十因,云何能令清淨事轉
      • 隨說因又於一切清淨品法及滅涅槃所有種種名、想、言說,如言:念住、正斷,乃至八聖道支;無明滅故行滅,廣說乃至生滅故老死滅;
      • 觀待因觀待諸行多過患故,樂求清淨、攝受清淨、成滿清淨;
      • 牽引因安住種性補特伽羅,種性具足,能為上首,證有餘依及無餘依二涅槃界;
      • 攝受因親近善士、聽聞正法、如理作意,及先所作諸根成熟;
      • 生起因種性所攝一切無漏菩提分法所有種子;
      • 引發因即自種子所生一切菩提分法,漸次能證若有餘依、若無餘依二涅槃界;
      • 定別因聲聞種性,以聲聞乘能般涅槃;獨覺種性,以獨覺乘能般涅槃;大乘種性,以無上乘能般涅槃;
      • 同事因若清淨品觀待因乃至定別因;
      • 相違因種性不具足,不值佛出世,生諸無暇處,不親近善士,不聽聞正法,不如理作意,數習諸邪行;
      • 不相違因此相違因若闕、若離。
    • 於此相中,云何為果謂略有五:
      • 異熟果諸不善法,於諸惡趣受異熟果;善有漏法,於諸善趣受異熟果;
      • 等流果習不善故,樂住不善,不善法增;修習善故,樂住善法,善法增長;或似先業,後果隨轉;
      • 離繫果八支聖道滅諸煩惱;
      • 士用果諸有一類,於現法中,依止隨一工巧業處,起士夫用,由此成辦諸稼穡等財利等果;
      • 增上果若眼識等,是眼根增上果,乃至意識等,是意根增上果;眾生身分不散不壞,是命根增上果;二十二根,各各能起自增上果。
  • 云何顯示已作不失、未作不得相
    • 謂諸有情自所作業,雖復作已經多百劫,與果功能終無失壞;
    • 亦無不作、或復異作,而有異熟、或異熟果。

諸菩薩求正法時,云何而求

  • 謂諸菩薩於善說法,應當安住猛利愛重,求聞正法。
  • 常樂聽聞諸善說法,無有勞倦,亦無厭足。
  • 愛敬德故、愛敬法故,往法師所,
    • 無難詰心,有敬重心,無高慢心。專為求善,非顯己德;為欲安立自、他善根,不為利養恭敬因緣。
    • 無雜染心、無散亂心聽聞正法。
  • 云何無雜染心聽聞正法
    • 由六種相,遠離貢高雜染應時而聽、殷重而聽、恭敬而聽、不為損害、不為隨順、不求過失。
    • 由四種相,遠離輕慢雜染恭敬正法、恭敬說法補特伽羅、不輕正法、不輕說法補特伽羅。
    • 由一種相,遠離怯弱雜染不自輕懱。
  • 云何無散亂心聽聞正法
    • 由五種相求悟解心、專一趣心、聆音屬耳、掃滌其心、攝一切心。

諸菩薩求正法時,何義故求

  • 求內明為正修行法隨法行,為廣開示利悟於他。
  • 求因明為欲如實了知外道所造因論是惡言說;為欲降伏他諸異論;為欲於此真實聖教,未淨信者令其淨信,已淨信者倍令增廣。
  • 求聲明為令信樂典語眾生,於菩薩身深生敬信;為欲悟入詁訓言音文句差別,於一義中種種品類殊音隨說。
  • 求醫方明為息眾生種種疾病,為欲饒益一切大眾。
  • 求工業明為少功力多集珍財,為欲利益諸眾生故;為發眾生甚希奇想,為以巧智平等分布,饒益攝受無量眾生。
  • 求此五明為令無上正等菩提大智資糧速得圓滿。